張煥
  3個月前,澳門居民鄭暉(化名)剛領取了政府派的“福利”——8000元(澳門元,下同)現金。上周,他聽說明年將會領到9000元的現金補助。“說實話,我們也養成了盼望政府每年都漲一點點的情趣用品心理。”鄭暉告訴《第一財經日報》記者。
  日前,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在發表2014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時指出,2014年澳門特區將繼續實施現金分享計劃,建議向永久性居民每人發放9000元,非永久居民5400元,分別較2013財年增加1000元及60固態硬碟0元。
  三十歲出頭的鄭暉是一名“白領”,有著中等收入,或許他並不是最需要這筆錢的人,但他表示,有勝於無,因為這兩年澳門通太平洋房屋脹幅度上漲得厲害,尤其是食物和房屋價格上漲突出。“幾年前去茶餐廳吃一碗麵條10元,現在漲到了30元;以前只是年長的人去珠海拱北買菜,但現在不少年輕人也這樣做,生活壓力比較大。”鄭暉說。
  澳門花店的補助方法在贏得羡慕的同時,也招來一片質疑:這樣的福利方式能夠走多久?是否值得其他地區借鑒?
  “土辦公室出租豪”式福利
  澳門特區政府直接向民眾發錢的歷史可追溯至2008年。那一年,澳門特區政府向每名澳門永久性居民發放5000元,非永久性居民發放3000元。現金分享款項按照居民的出生年份,由7月起分10個星期發放,共約53萬人分享了此項福利。
  時任澳門特區行政長官何厚鏵在當年的施政報告開頭特別提到,受金融危機衝擊,整體經濟形勢嚴峻,面對不明朗的前景,政府將積極發展經濟、確保民生。這其中,重要的舉措之一便是現金分享計劃,“政府將在上半年爭取實行新一年度的現金分享計劃,其發放金額原則上不低於今年的標準。”
  在此後的幾年裡,這項福利一直延續,且金額呈上漲趨勢。2009年每名澳門永久性居民及非永久性居民分別獲發6000元及3600元,2011年分別調整至4000元及2400元,2012年分別漲至7000元及4200元,2013年亦繼續上漲,分別為8000元及4800元。
  日前,澳門特區政府財政局宣佈,截至9月30日,特區財政局已向63萬多人發放了數額不等的現金。受惠於本年度現金分享計劃的澳門永久性居民約57萬,非永久性居民約6.8萬,涉及財政開支約48.85億元。
  澳門特區政府財政局相關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,2014年現金分享計劃預計開支金額約56.59億元。該人士表示,2014年的特區預算收入估計約1536.2億元,而現金分享計劃的開支只占收入的一小部分,因此不會對特區政府的財政造成很大負擔。
  崔世安說,2010年至2012年,澳門本地經濟年平均增長19.5%。今年上半年,經濟實質增長率為10.5%,預計全年經濟溫和增長的態勢仍可保持。特區財政儲備中的基本儲備為1119.21億元,超額儲備總額將達1281.75億元,外匯儲備總額亦約合1302.81億元。
  不過,上述人士說,現金分享制度目前並未過渡成為社會保障制度,未來會不會則不甚明瞭。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管理學院副教授戴偉對本報記者表示,澳門直接發錢的做法不可持續,只是在目前的經濟狀況下的一種選擇,但如果作為制度化的手段並不是很好。
  爭議直接現金補貼   
  澳門特區政府派發的現金究竟效果幾何?鄭暉稱,8000元是不少澳門居民大半個月的收入,“這些錢對一些有孩子的家庭來說還是有幫助的。”鄭暉說,儘管發錢不是首次,但周圍親朋好友領錢的時候還是表現出了欣喜。鄭暉表示,最近幾年政府福利明顯改善,政府除了現金分享計劃,還出臺電費、教育、看病補貼。
  澳門特區政府統計暨普查局統計資料顯示,去年澳門專業人員月工資總收入中位數約為2.4萬元,服務、銷售人員以及漁農業熟練工作者則為7500~8500元。
  中山大學社會保障與政策研究所所長岳經綸告訴本報記者,不論窮人、富人都發錢,錶面上看似公正,實則是對公共資源的不當運用。因為每個人的邊際效益不同,一些人其實並不需要,這種做法一定程度上意在討好市民。
  岳經綸認為,在政府財政儲備多、民眾面臨通脹壓力的情況下,派錢的確是皆大歡喜之舉,也是舒緩民怨的一種途徑,但不是長期民生改善的辦法。
  “這是一個懶政的方法。”岳經綸說,在澳門特區政府財政盈餘比較好的情況下,應當致力於制度建設,構思出兼顧經濟發展水平、財務可持續性並能滿足市民需要的一套制度。
  戴偉認為,這種補貼方式對民眾有很好的激勵效果,但它只能在澳門這樣的地域和人口都比較小的地區實施。
  在戴偉看來,不用說對整個中國,即便對中國某個省或市,澳門的做法都沒有任何借鑒意義,“中國人口規模太大,且多元化,現金直接補貼的效率就會非常低。”
  戴偉說,即便對澳門而言,此種補貼方式也不能作為社會保障制度的常態,目前世界尚沒有用現金補貼方式來解決社會保障問題的先例,社會保障問題的關鍵是保低,而非普惠。他指出,任何國家的保障體系,不論是福利保障還是醫療保障體系都應當保基本需求而非全面覆蓋,只有在澳門這樣的小面積地區才能在一定時期採取這樣的措施。
  鄭暉說,以普通澳門居民身份來看,他更寧願政府用這些錢去做一些基礎設施建設,比如修建醫院,這更利於將來的發展。
  “長期來看,澳門還是需要走保障低端需求的路線。政府的收入提高之後,關鍵是要分析其應當為居民提供何種服務,採取直接發錢的方式是忽略了分析問題環節,讓民眾自主去解決本應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問題。”戴偉說。
 
(編輯:SN091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r16friv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